——澳门新葡京(中国)唯一官方网站
2025年暑期“三下乡”社会实践活动圆满结束
7月13日至18日,澳门新葡京(中国)唯一官方网站
“情暖童心护成长,爱润乡土助振兴”社会实践团赴广西河池市罗城仫佬族自治县龙岸镇天宝村,用一周时间为当地孩子开展暑期夏令营活动,走访周边村落调研当地学生心理健康状况。实践团成员们将知识的种子播撒在田间地头、把调研的足迹印刻在乡土肌理,在天宝村书写了一个个充满活力的青春篇章。
支教篇:以课堂为桥,促双向成长
实践团在暑期夏令营中开设非遗扎染、石头绘画、心理健康教育等多元课程,服务天宝村周边学生30余人。在非遗扎染课上,孩子们第一次用靛蓝墨水点染出斑斓图案,体验扎染的乐趣。在石头绘画课上,路边的鹅卵石被孩子们绘成“粽子”“海底世界”等图案,用画笔展示他们的想象力。
心理健康教育课则以开展集体心理团辅活动为主,通过各式活动帮助孩子们在课堂活动中释放压力,改善心理健康状况。在“认识自我”的心理课上,孩子们写下自己的优点,增强自己的信心。“在合作中成长”课上,孩子们组成多个小队,通过团队合作完成游戏闯关任务,感受人际交流带来的快乐,在游戏任务中释放心理压力。在团辅游戏后,孩子们感到心理更轻松了,能更积极地与夏令营其他同学和老师交流。“梦想启航”心理课中,孩子们在便利贴中写下自己的心愿,“当罗汉果或砂糖橘老板”“我喜欢运动员,我未来也要当一位运动员!”“我爱画画,我画画专业”坚定自己朝着梦想努力前进的决心。

图为心理团辅活动时老师跟学生一起构思队旗图案。刘祖灵 供图
此次支教活动不仅为乡村孩子们带来了缤纷欢乐,发展当地孩子的素质教育,温和改善孩子们的心理健康情况,更让实践团成员收获了宝贵的成长经验。实践团的 “小老师们” 精心设计课堂活动,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展现青春风采,孩子们的每一次举手、每一张笑脸,都是对她们最大的肯定。结课当天,多媒体屏幕上播放着记录歌曲一周师生日常的视频,这些活动瞬间串联起一段难忘的支教时光,让双向成长的意义在彼此心中深深扎根。
调研篇:以脚步为尺,探振兴路径
实践团调研组成员深入乡村肌理,以田间地头为“调研课堂”,通过问卷调查、实地走访、座谈交流等多元形式,系统收集乡村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的一手资料。
在天宝村驻村第一书记巫福星和物华村驻村第一书记黎敏的带领下,调研团队先后走访两村的村民家中、村小学及文化活动中心,与村干部、教师、家长及青少年群体展开深度对话。调研过程中,调研组成员不仅掌握了当地青少年在情绪管理、人际交往、学业压力等方面的现实状况,更在与村民的促膝长谈中,真切感受到仫佬族极具地域特色的乡土风情。

图为实践队员在村民家中关爱学生心理健康。韦巧清 供图
在罗城金玉柚产业示范区,连片的柚林郁郁葱葱,调研组成员实地见证了金玉柚产业从培育到丰产的全链条发展成果,也深刻感受到乡村振兴政策在基层落地生根的鲜活实践,为后续形成具有针对性的调研报告积累了丰富素材。
保障篇:以坚守为盾,固实践根基
实践团宣传组与后勤组的成员们,以幕后的坚守为活动提供了坚实支撑。宣传组成员始终手持相机穿梭在各个活动现场,用镜头定格下课堂上的专注神情、调研时的深入交流、田间地头的青春身影,她们白天紧随活动节奏捕捉素材,夜晚在灯下梳理文字,让乡村实践与振兴的故事被更多人知晓,以文字力量助推乡村振兴。
后勤组成员则以厨房为阵地,用烟火气温暖着整个团队,小小的厨房总能看到她们忙碌的身影。她们统筹负责食物与生活用品的采买,细致盘点物资消耗,确保团队饮食安全与生活所需,用琐碎而扎实的工作,让成员们在忙碌的实践之余,总能感受到“家”的温暖。

图为后勤组成员进行晚餐准备工作。韦巧清 供图
当夏令营最后汇演的歌声响彻天宝村村委,红色与振兴交织的纹理成为乡村新景;当调研问卷的最后一格被填满,数据背后是一个个鲜活童年的光亮与隐忧。教育实践的意义,正在于把课堂的40分钟延伸到乡村的日常教育中,让非遗技艺从博物馆回到掌心,让心理关怀从报告走进日常。澳门新葡京(中国)唯一官方网站
用一周实践发现,只要持续把知识、技术与情感嵌入乡土肌理,乡村振兴就不再是宏大叙事,而是一块石头、一颗柚子、一张心愿便利贴里不断生长的希望。
宣传组:黄清

图为实践团队在天宝村村委前的合影。刘祖灵 供图